近日,我院儿科成功救治一名9岁患儿,因突发“短暂意识丧失,头晕1小时”送至我院神经外科就诊,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刘钟诚在排查外科疾病后,立即邀请儿科主任医师吴桂英会诊,吴主任查看患儿辅助检查血糖竟高达23.6mmol/l,高度怀疑患儿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”(DKA)。
随后转入儿科进行紧急救治,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后,发现该患儿有“多饮、体重下降1月余,多尿7天”的表现。
经检查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(DKA)——这是一种以高血糖、高血酮、脱水、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的危急重症,若未及时干预,可迅速进展为昏迷、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。
患儿入院时已出现典型“三多一少”症状(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体重下降),检查显示血糖显著升高、酮体阳性、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。DKA起病凶险,尤其儿童代谢代偿能力弱,每小时延迟治疗死亡率可显著增加。
儿科团队迅速启动危重抢救预案
展开剩余72%1.快速液体复苏
建立双静脉通道,精准计算补液量与张力,纠正脱水同时预防脑水肿。
2.胰岛素微泵调控
以0.1U/kg/h起始持续泵入,每小时监测血糖,确保血糖以2-5mmol/L/h的安全速度下降。
3. 动态闭环管理
实时调整电解质、纠酸方案,24小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与血气指标。
经我院儿科精细化治疗,患儿血糖趋稳、酮体转阴、酸中毒纠正,成功脱离危险期。
儿童糖尿病:隐匿的“甜蜜杀手”
此案例为广大家长敲响了警钟:糖尿病绝非成人“专利”!
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,且发病往往急骤,早期“三多一少”症状极容易被忽视或误解。
家长必须了解!
早期信号
突然出现的多饮多尿、体重骤降、乏力嗜睡。
病情转折
若伴呼吸深大(叹气样呼吸)、呼气烂苹果味(酮体气味),需立即就医。
认知误区
家长常将多饮多尿误认为“生长旺盛”或“夏季出汗”,延误诊治。
专家提醒
儿童BMI异常升高(超重/肥胖)或短期内体重下降>5%,均应筛查血糖。
预防胜于救治:致家长的关键建议
警惕异常信号
孩子突然出现持续明显的多饮、多尿,尤其是伴随体重下降,建议立即测指尖血糖初筛。
规避饮食风险
避免用含糖饮料代替白水,控制高糖零食摄入。
重视年度体检
儿童常规体检建议增加空腹血糖和尿常规项目。
从急救到终身管理
我院儿科的“五驾马车”
DKA抢救仅是起点。患儿需后续糖尿病分型,若是I型糖尿病,需终身胰岛素治疗。我院儿科构建全周期管理闭环。
我院儿科为“小糖人”构建了包含:个体化胰岛素方案(通过C肽、抗体检测等精准制定)、科学饮食指导(联合内分泌科避免常见误区)、细致家庭血糖管理培训(监测、注射、应对低血糖)、量身定制运动方案以及重要心理支持在内的综合管理闭环,旨在帮助孩子和家长掌握疾病管理的钥匙。
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具备DKA危重症快速响应团队,配备动态血糖监测、胰岛素泵等先进设备,实现从急救到慢病管理的无缝衔接。我院儿科将持续精进儿童内分泌疾病诊疗能力,为“小糖人”护航健康成长之路!
发布于:山东省美港通配资-炒股加杠杆去哪儿办理-中国股票配资-股票融资50万一天利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